电线电缆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非常关注的话题,在昨天刚刚结束的央视3.15晚会上,电线电缆安全质量问题再次被提起。央视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广东揭阳市多家电线电缆生产厂家在生产加工电缆时偷工减料,生产出的线缆低于国家标准,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掩人耳目,将非标电缆冒充国标电缆销售,消费者务必要擦亮双眼,仔细鉴别。
2022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1年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情况通报显示,7家电线电缆企业生产的7批次产品涉嫌无证无照违法生产;对其余企业生产的产品检验发现,电线电缆产品78批次不合格。同时,监管部门对2020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的116家电线电缆生产厂家跟踪抽查,实际抽到72家电线电缆企业生产的73批次产品,发现5家电线电缆企业生产的5批次产品仍然不合格,涉及山东省2家、江西省2家、河南省1家。
通报显示,本次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共涉及30个省(区、市)2399家企业生产的2407批次电线电缆产品,其中6批次涉嫌无CCC证书生产,1批次涉嫌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已移送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检验的2400批次产品中,发现7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3.3%,较上次下降1.7%。对广东、江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和浙江7个电线电缆产业集聚区的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抽查,不合格产品发现率分别为5.9%、3.7%、1.9%、6.5%、6.2%、3.6%和0.8%。
本次抽查重点对影响电线电缆质量安全的24个指标进行了检验。经检验,共有19个指标出现不合格,其中成束阻燃性能、绝缘热收缩和绝缘热延伸等不合格率较高,分别为28.9%,1.8%和1.7%。抽查结果分析,出现这些不合格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有的企业生产中采购使用劣质或回收的原材料;二是生产工艺不当,有的企业挤塑、交联工艺控制不符合规定;三是结构设计不合理,有的企业阻燃电缆产品缺少阻燃包带。
天津市双星特种线缆有限公司,是为现代高科技和自动化配套的专业线缆生产企业。工厂占地面积15000平米。双星线缆执行国家规定标准,对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体现在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细节上,每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到生产工艺全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
我公司生产的“申易牌”线缆行销全国各地,在冶金、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建筑、电力、消防、通信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